冰岛地热能开发认为,地热能供暖能够很好地解决中国供暖能源与城市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但在进行地热能供暖时,要注意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回灌以及对于开采和供暖系统设备的维护都是十分必要的,地热勘察提供了地热水的水热性质和水量情况,在进行后期运行时,不仅要根据地热水的补偿情况进行采偿平衡的开发,必要时还需进行适当回灌,以及根据地热勘察结果测定的地热水化学性质,进行除垢防腐工作,以确保地热水供应的长期持久性,是地热能供暖成为可持续性项目,这也是地热能供暖市场继续发展的关键。回灌井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1)回灌水宜采用清水,回灌水量和压力的大小,均需通过水井理论进行计算,并通过对观测井的观察资料来调整。2)降水井点和回灌井点应同步起动或停止。3)回灌井点的滤管部分,应从地下水位以上0.50m处开始直到井管底部,也可采用与降水井点管相同的构造,但必须成孔和灌砂的质量。4)回灌与降水井点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回灌井点管的埋设深度应根据透水层的深度来决定,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和回灌效果。5)应在降灌水区域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沉降观测点及水位观测井,定时进行观测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降灌水量的平衡。地热开发与利用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